陽光高爾夫通路革命,從「販售業」轉型「服務業」
陽光高爾夫事業股份有限公司,2018/2/10,台北市,台灣
2018-02-10【羅開新聞中心 葉怡君台北市採訪報導】走過四分之一世紀,創辦於1989年的陽光高爾夫事業股份有限公司,以高爾夫用品專賣店起家,秉持「誠信待人、以客為尊」的創業精神。面對時代巨輪的變化,陽光高爾夫事業從2015年起,從「販售業」轉型「服務業」。求新求變的認真態度,不僅得到會員們的支持,也獲得許多新球友的肯定。
「Golf PRO Shop」高爾夫專賣店也稱為高爾夫專門店。PRO(普羅)是Professional(專業)的縮寫,顧名思義為專業人員服務的高爾夫用品賣場。
陽光高爾夫公司總經理陳碧蓮說:「二十八年前,我剛接觸這個行業的時候,台灣的高爾夫賣店沒有幾家,而且都只是單純地做球、球具的買賣,那時的門市賣場,跟球友互動最頻繁、提供方便,也是關係最為密切的一個場所。」
從早期提供親切服務,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陽光高爾夫配置充足的服務人員,訓練服務人員具備專業的商品知識,更要求服務人員以最熱忱的服務態度,協助球友找到適合他們的商品。
陽光高爾夫公司董事長潘曉風說:「陽光經營超過二十八年這麼久的時間,主要是靠誠信在服務球友、陽光的會員,這些球友也同時成為陽光高爾夫的好朋友。」
眾所周知,顧客享受購物的樂趣,除了商品本身,服務人員以客為尊的服務態度,能讓冰冷的商品,有了溫度。
不以販售球桿自我設限,升級為協助球友解決問題的高球專家。陽光從「高球品牌月」行銷活動發掘品牌創立故事,推薦國際精品給球友。緊接著以高球族群為主角推出「高球主題月」,精選各家品牌強勢商品,給不同社群不一樣的球桿組合。2018年的「高球品牌樹」讓球友除了購物,還獲得喜樂。
透過一系列的高球行銷活動,陽光高爾夫從專賣店轉變成提供消費情報的平台,讓消費者掌握高球的一手資訊,透過比較與思考,思考適合自己的球桿。陽光高爾夫運用活動整合實體通路與網路平台的教育功能,改變台灣高球通路經營型態,將PRO Shop的專業性以服務理念的實踐徹底地發揮。
一般所謂的高球族群,從性別可分男、女,從年齡有幼童、兒童、少年、青少年、青年、青壯與長春,揮桿方向有右、有左,體型條件有高、矮、胖、瘦,從運動目的探索可分運動、休閒、競技,以高球差點則有初學者、進階、破百、單差點、培訓球員、職業普羅。
以目標為導向,球友對球具品牌、外型、性能等需求很不相同,有效資訊可以提供球友精準瞄準目標。
為了讓台灣品牌在市場有機會生存,甚至逐漸茁壯,陽光高爾夫規劃已久的「台灣高球文創園地」,也即將上市,這各文創園地主要目的是讓優質的高爾夫商品,有曝光的機會,在市場與球友進行第一手的接觸。